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策>政府文件>按公文种类分类>甘区政办发

甘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甘州区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方案》的通知

发表日期:2025-11-05 09:56:59 发布机构:政府办
索引号 620702001/2025-00141 发文字号 甘区政办发〔2025〕58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政府办
公开形式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5-11-05 09:56:59 是否有效

区属各相关部门、单位:

《甘州区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方案已经区十九届人民政府第102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甘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10月29日

甘州区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丹培黎学校时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市关于区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工作要求为切实发挥政府统筹、产业聚合、企业牵引、学校主体作用,推动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有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为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工作目标

以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中心为承载园区,张掖市职教中心为牵头学校,遴选牵头企业,联合甘州区内企业、相关行业组织、科研机构,建成以现代种业为特色,多元协调联动、行业优势互补、资源共建共享、校企协同发展、产教无缝衔接的甘州区域产教联合体。

(一)运行机制高效。建成政府部门联动、校企紧密合作、多元主体协同的联合体治理机制,围绕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技术服务,推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打造甘州区产教融合发展服务中心。

(二)资源共享共建。聚焦学生培养、产业发展和岗位需求,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习实训建设,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三)人才联合培养。建成人才供需信息平台,动态调整张掖市职教中心专业建设,建立中高本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及时引入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率显著提升。

(四)服务能力提升。校企共建一批技术创新平台,合作研发形成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并逐步实现转化,培养一批技能大师、教学名师,建成甘州区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支撑产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五)产业加速发展。企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占比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校企合作直接经济效益显著提升,辐射带动产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二、建设任务

(一)构建“多元协调联动”运行机制按照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要求,依托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中心和张掖市职教中心,联合辖区园区、学校、企业、政府机构及行业组织,组建多方参与的理事会制定联合体章程和运营制度,建立“政企校行”协同运行机制,健全人事、考核及质量保障体系,推进实体化运营。理事会下设秘书处,负责日常事务协调管理。

牵头单位:教育局

配合单位:发展改革工信局、区财政局、人社局农业农村局、体广电旅游局、商务局区科技局、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中心、张掖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加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锚定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结合我区产业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积极发挥张掖市职教中心机电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财务会计3个省级骨干专业,学前教育和计算机网络专业2个市级骨干专业优势,着重打造新能源、智能制造、现代农业、养老护理、婴幼儿保育文旅文创休闲康养等专业

牵头单位:区教育局

配合单位:区工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广旅游局、区卫生健康局、张掖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三)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持续加大经费保障力度,落实生均拨款制度,探索建立基于专业大类的职业教育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推动向装备制造类、紧缺领域相关专业倾斜。企业举办的非营利性职业学校,可参照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生均经费等相关经费标准和支持政策给予适当补助。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将职业教育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预算内投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政策性资金的支持范围,支持职业学校提升能力。支持职业学校利用经营收入与金融机构开展信贷业务合作,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牵头单位:区财政局

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局、区教育局、区人社局、张掖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探索“中高本”衔接贯通培养路径发挥张掖市职教中心省级优质中等职业学校的资源优势,全力实施“五年一贯制”“3+2”“3+4”贯通培养模式。强化培黎职业学院、白银矿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合作交流,深入实施“3+2”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培养,共同制定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培养方案。积极与省内应用型本科院校展开合作,凭借相同或相近专业,联合推行“3+4”中—本分段衔接贯通培养模式。

牵头单位:区教育局

配合单位:张掖市职业技术中心

建立“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体系。全面落实《张掖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方案》,按照“建设一个专业,服务一个产业”的模式,同步规划“工业园区+职业教育”,主动融入五大产业体系,形成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定期编制发布全区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鼓励职业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推动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相衔接,校企育人“双重主体”,学生学徒“双重身份”。支持职业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设立产业教师(导师)特设岗位,鼓励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到学校任教。支持职业学校公开招聘行业专家、企业业务骨干、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依托国家和省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实施教师轮训制度,确保专业教师每5年到企业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支持职业学校与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推动依托职业学校建设行业或区域性实训基地。推进实训基地规范化保障学生实习实训规范化,确保学生享有获得合理报酬等合法权益。

牵头单位:区教育局

配合单位:区发展改革、区工信局、区人社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广旅游局、区科技局、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中心、张掖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六)强化技能培训职能。坚持需求与成长导向,结合全区产业发展特点,健全“一主多元”劳动力技能培训体系,依托张掖市职教中心社会评价组织,发挥职业培训功能,构建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培训网络。面向防止返贫监测对象(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如残疾人、大龄失业人员等)等群体,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年培训规模不少于2000人次。通过建立“四位一体”劳务输转基地,提升培训与就业服务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助力。

牵头单位:区人社局

配合单位:区发展改革、区工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广旅游局、区教育局、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中心、张掖市职教中心

三、保障措施

区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工作要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推进,设立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理事会,统筹研究推进联合体建设和培育各项工作。各牵头单位要切实履行责任,发挥自身优势,强化协同配合,具体负责建设规划和组织实施等工作。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全面落实国家省市职业教育相关文件要求,研究出台相关激励措施,加大财政经费保障力度,整合教育、科技、产业、金融等资金,积极落实金融扶持、财政补贴、税费减免、信用激励、就业促进及收入分配调节等举措,全力保障区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任务落地见效、取得实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