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地方史志>史志资料

老妈进城

发表日期:2022-12-23 09:35 编辑录入: 甘州区区志办审核 来源:

今年夏天,老妈终于坐上小汽车进了一趟城。

老妈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那时候家里面很穷,每家每户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认为女娃们上学没什么用,因此,家里面能够走进学校的女娃们寥寥无几。直到现在,老妈也只能认识几个字,无意间提起这件事的时候也会被埋怨的声音染红她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我是一名80后,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小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但比起老妈时代的生活可以说已经是天差地别了。我记得那时候家里除了一辆老式的“二八”自行车外,剩下的就是干活用的架子车和独轮车了。在老妈眼里,“二八”自行车就像宝贝一样在家里存放着,除了逢年过节的时候骑上这宝贝走亲戚以外,其余时候几乎很少碰它,甚至有时候当家里面的孩子们想试着骑一下或者摸一下的时候,都会被老妈狠狠地训上一顿。那时候,骑自行车进城是一件很奢望的事情,每当老妈进城回来的时候都会看到我一个人独自蹲在门前的大树下面等着她,然而,那时候我等待的只是希望进城回来的老妈能在“二八”自行车的后座架上捎上一点儿好吃的,事实上,每次都会让我失望至极。

那时候,家里面种的是单一的农作物小麦,收成只是能填饱肚子,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一的种植模式改成了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套种模式,也就是我印象当中的小麦套种玉米田,再到后来兴起的套种蔬菜和种植纯蔬菜,渐渐地,随着种植模式和种植作物的不断转变,村里面各家各户的收入有了一定的提高,生活水平也开始慢慢地好转了。我记得很清楚,在老妈开始种植蔬菜不久后,我们家就买了一辆三轮车,那时候骑着它出来可神气了,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那辆宝贝疙瘩一样的“二八”自行车才慢慢地“退休”了下来。有一次,凌晨一点多的时候,我坐着老妈的三轮车和她一起去菜市场卖黄瓜,去的早,卖掉的也早,原本想着能跟着老妈吃个臊面和包子什么的,结果刚等老板给老妈算完钱,老妈把我抱进三轮车后骑上就“跑”,我没来得及问怎会回事,也不敢问,我们出来大概走了一公里路程,这时候老妈才说刚才老板多给了20块钱,看到老妈高兴的样子,我也只能跟着高兴了。

渐渐的,村子里面的人开始外出打工了,说是种庄稼收益不高,但老妈已经种了一辈子的地了,没有什么手艺,一说起外出的话,她就会说已经习惯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后来我上了初中,上了高中,走进了大学的校门,从那时开始,村子里的许多人家都已陆续买上摩托车、小汽车,但我清楚的记得我们家买上摩托车的时候是我刚上初中那会儿,那时候,村社的好多人还拿着烟花爆竹前来道贺。每当假期回家的时候,老妈都会让老爸骑着摩托车到车站接我回家,坐在摩托车上的我有说有笑,当看着从身旁驶过的一辆辆小汽车时,心中是无比的羡慕,却又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转眼间,爸爸妈妈的孩子已经成为了孩子的爸爸妈妈,原本老妈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也渐渐的像是被俏皮的雪花覆盖了一样,没有了挺直的腰板,有的却是瘦弱的身体,有的却是她身上一直没有脱下的一件衣服。我记得,这是我上大学那年老妈买的一件新衣服,可如今已经十几年过去了,老妈还一直将那件衣服穿在身上,我知道她是舍不得,是舍不得扔,更是舍不得买啊!

我是老妈的孩子,我是看在眼里却疼在心里。如今,家里的生活条件好了,老妈却仍旧过着清苦日子,每天深夜跟着老板们去打工,回来就是第二天凌晨或者傍晚,说是披星戴月的话一点也不为过,但是每当我们回去,她总是满面春风。那天,终于下雨了,而且连着下了好几天,我说:“妈,下雨了,您就安稳睡个囫囵觉吧!”。雨后天晴,我们领着孩子一起去了老妈那里,老妈忙里忙外的给我们做了火锅,她知道我不爱吃辣,就做的比较清淡,然而,那天我却蘸着老妈亲手做的辣椒面儿吃了好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妈不爱进城了,有什么买的东西都是打电话让我买上带回家去。那天过后的第二天,我们吃完早饭后说是要一起进来到城里逛逛,可老妈说什么也不进来,后来经过很长时间的劝说,老妈才同意和我们一起进来。

快到市区的时候,老妈问我:“这到哪儿了呀,我是不是转向了?”我知道,这是老妈许久没进城不认识路了。“妈,您记得小时候您骑三轮车拉我卖菜的事儿吗?那时候老板还多找了您20块钱!”我笑着提示着,“噢,这是电力局十字啊!那事我当然记得啊……”“哎呀,现在的变化真是太大了啊!这才过去几年啊?你看,这路修的这么宽、这么好,我都快不认识了!那时候进城,我骑三轮车来回得花两三个小时啊,现在你们开着车半小时左右就能走一个来回,还有这路,那时候坑坑洼洼的,一下雨就不敢走,现在可好了,路这么平,这么宽,坐车里啥感觉都没有就进城了,这好时代啊,你们都赶上了!”老妈感叹的说。

到中心广场后,老妈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这里变化太大了啊,和我来的时候完全就是两个样啊!”

午饭我们是在广场附近的甘州巷子吃的,走进巷子后,老妈完全被里面火爆的场景惊呆了。巷子门口进出的食客络绎不绝,摩肩接踵,进来之后更是万人空巷,所有摆上的桌子都坐的满满当当的,压根找不到一个空位,我们等待了许久,才发现大树下面有几位客人酒足饭饱了,等他们起身后我们才坐了下来。她惊讶的都快说不出来话了。的确,真的是不敢想,几十年的发展,甘州大地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柏油马路纵横交错,高楼大厦比比皆是,树绿了又绿,花谢了又开……

傍晚时分,夜色笼罩了整个甘州大地,大街小巷已是灯火通明。老妈坐着小汽车和我们一起走进了滨河新区的水天一色,这时候水天一色的广场上面早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灯的世界,音乐喷泉的主角,“我和我的祖国…”“五十六个民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爱国歌曲一曲接着一曲,每一曲都引爆着现场群众的情绪。走下广场映入眼帘的就是芦水湾生态景区的居延湖,湖面上波光粼粼,小路上人来人往,远远望去,高高耸立的九孔桥如同在水面上行走一般,一幅诗情画意的画面油然而生,让人总感觉心旷神怡。

“这个地方我知道,叫水天一色,我们晚上打工的时候从这里走过。我还听别人说,这里以前是荒无人烟的石头滩!”老妈看起来很自信。

“是啊,这里以前确实是石头滩,什么也没有。但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工作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上这几年,张掖市一直在打造旅游文化名片,当然也包括如今的丹霞、张掖大佛寺、民乐扁都口等旅游景区,为了发展旅游文化事业,布局乡村振兴建设,将张掖打造为全国旅游城市和乡村振兴建设示范带,现在城区的八大出城口都在进行项目改造和生态绿化呢!”我在旁边详细的为老妈解说着。

听完后,老妈似懂非懂的点着头,只见她静静地在向湖面的远方望着……而此时,广场上的人群稀疏了,音乐停止了,喷泉也没有了,有的只是那穿通了湖水的灯光还在持续的热闹着,有的只是老妈那瘦弱的背影。

七十年风雨兼程,七十年挥汗如雨。作为张掖儿女,我们更应该在这个美好的时代奉献出自己的青春与汗水,就像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在《雨之歌》写到的那样:“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的皇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无论在哪儿,都将以一颗平凡的初心,共同绘制一幅更加美丽的金张掖画卷!

(甘州区水务局 施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