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地方史志>史志资料

张掖与甘州名称的由来

发表日期:2020-05-15 10:13 编辑录入: 甘州区区志办审核

在河西走廊中部的南山之北、北山之南,武威(金昌)以西、酒泉以东的这个地方,历史上既称为张掖,亦称为甘州。人皆知之张掖就是甘州,甘州也就是张掖。那么,何时为张掖,何时为甘州,孰前孰后?又何名为“张掖”,何名为“甘州”?史志资料为我们作出了基本的答案。

先说“张掖”──

“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 南依祁连山,北靠合黎、龙首诸山,中间为广袤平川,境内自然景观壮丽。”“张掖自古以来就是开疆定边,保卫中原的前哨阵地,是通往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的要冲,也是‘丝绸之路’的重镇。”“张掖在洪水时代,完全为一大湖,弱水(黑河)泛滥其中,无所谓大陆也。禹导弱水至于合黎,居民始有耕地。”……在众多的古人文献、今人文章中对张掖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大都执此意之说。此说对此地今张掖而言,无可非议。然而,从“张掖自古以来”、“张掖在洪水时代”一说来看,似乎张掖从古至今只有今天这里的这个张掖,而无他地的另一个张掖。史籍回答是:非也。

事实上,我们今天张掖的这个“张掖”,是来自昨天武威的那个张掖,可说是“东名移西”或曾“东西同名”。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汉王朝为了赶走匈奴,统辖河西,远通西域,于当年对河西地区实施了两大战役,一是春天派霍去病率骑兵一万与匈奴激战于焉支山,斩虏八千多人,大获全胜;二是夏天又派霍去病率数万骑由北地(今庆阳环县一带)出发西行两千多里,直抵居延,南进祁连山,歼灭匈奴军三万余人,迫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后率四万余众投降汉王朝,从而使整个河西走廊纳入西汉版图。汉武帝为了实施完全控制河西的宏略,于汉元鼎元年(前116年)派数万人渡黄河修筑了令居塞(今永登县西北)及以西的长城,并从中原迁来数10万汉民散居河西,开始大规模屯田。这一举措为汉王朝从根本上占领河西,打下了战略性的军事基础和经济基础。接着又于翌年(前115年)选定走廊中部浑邪王故地角乐得城,设立了汉王朝统管河西的第一个行政建制——酒泉郡。郡名以角乐得故城“泉甘似酒”而得名。郡辖河西走廊全境。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汉王朝对残留河西的匈奴穷追不舍,又派大将赵破奴率万骑从令居出发,对匈奴进行了最后扫荡,彻底消除了河西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在疆域扩大,移民骤增的情况下,于是年在酒泉郡空旷的东部,也就是今武威市,设立了张掖郡,郡治在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设置的张掖县(今凉州区东南60公里处的张义堡)。辖域为东到黄河,西至焉支山。

汉宣帝地节三年(前67年),在驻今凉州区境内的张掖郡又分置武威郡,郡治武威县(今民勤县东北)。汉元帝建昭三年(前36年),西汉王朝在今永昌县南者来寨设置骊靬县后,对河西各郡的区域作了调整,郡治亦做了变动。酒泉郡治由今甘州区西城驿靬得县城移驻今肃州区城区的禄福县城;张掖郡治由今凉州区境内的张掖县城移驻角乐得县城;武威郡治由今民勤县东北的武威县城移驻今凉州区驻地的姑臧县城。区划变动后,武威郡辖姑臧、张掖、武威、休屠、揟次、鸾鸟、朴、媪围、苍松、宣武10县;张掖郡辖角乐得、昭武、删丹、氐池、屋兰、日勒、居延、番和、显美、骊靬十县。此期的“张掖”之称同时存在两处,即东面今凉州区张义乡的是“张掖县”,西面今甘州区境的是“张掖郡”。 角乐得县于西晋初改为永平县,隋文帝开皇十七年(597年)又改为酒泉县,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改为张掖县。西晋初,武威郡的张掖、休屠、鸾鸟3县被撤并,由原10县减为7县。从此,武威郡管辖的张掖县从西汉设立到西晋初,经370多年之历,便从其走廊东部的版图上消失了,把“张掖县”的“帽子”从东边拿过来戴在中部张掖郡管辖的酒泉(角乐得改永平,永平改酒泉)县的头上。“酒泉”之称又送给西部的福禄县。这样,就统一了在同一条走廊同时存在两个“同姓同名”的“张掖”之称了,也便解除了张掖郡所辖10县中没有张掖县,而武威郡所辖10县却有张掖县的蹊跷。

那么,“张掖”何为“张”,又何为“掖”;“张掖”之称缘于什么呢?辞书云:张,“使合拢的东西分开或使紧缩的东西放开”。掖,有两种解释,一为“塞进,把书掖在怀里”;二为“用手搀扶别人的胳膊,借指扶助或提拔。”把“张”与“掖”连接起来的意思是,张开双臂把物体“掖”起来或进行扶助、提拔。对“张掖”地名的含义有几种解释,1997年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梁新民著《武威史地综述》中说:“张掖,治所在今武威市张义堡。《大清一统志》:‘张掖废县,在武威县南,汉置,属武威郡。’李鼎超先生《陇右方言》说:“武威城东南百廿里有‘张义堡’,‘张义’,即汉武威郡之张掖县。‘掖’从‘夜’声,‘夜’从‘亦’声,‘亦’音近‘义’而借用耳。”

“张掖”之名,在几部权威史籍上都有明确记载,如《汉书》说:“张国臂掖,以通西域,隔绝匈奴、南羌,断匈奴右臂。”《大明一统志》载:“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

“张国臂掖”,起先是从何地要“张之国”、“臂之掖”?最早是以哪个地方因名?居住在今张掖的人,外地人一问:“你们张掖的由来是什么?”大都自信地脱口而答:“张国臂掖”!似乎身临其地,古代就是从此地“张国”与“臂掖”。事实并非如此。前述资料表明,公元前111年首次设立张掖郡是在今武威市境,郡治也就在今凉州区张义乡的张掖县。那个张掖县是西汉何年设置的,至今还未考证清楚。但可以说,“张国臂掖”最早指的是西汉武帝元鼎六年设置张掖郡以前的张掖县,而不是“郡以张国臂掖”因名。也就是说,“张国臂掖”是以张掖县因名的。

再说“甘州”──

甘州,何时何因此名?清乾隆《甘州府志》总编纂钟赓起在序言开头说:“甘州之名曷昉乎?肇于宇文周公之相魏,改西凉州为甘州。或曰本甘凌山,或曰绀峻之讹‘甘浚’,犹‘删’丹之讹‘山’也。大抵山下出泉,以甘泉取义者近是。”《府志·世纪·上》说:“西魏废帝三年改西凉州为甘州。或曰以甘浚山名,或曰以甘泉名。”这就是说,“甘州”之名始于南北朝时期的西魏恭帝元年,公元纪年是554年。“甘州”之称,因地而名。本地以“甘”命名者有“甘凌山”,有“绀峻”讹为“甘浚”山;山下出泉,以甘泉取义。辖境几处“甘×山”和其他文献都有甘凌、甘浚和甘泉的记载,例:《府志·地理·山川》载:“甘浚山,城西南八十里。山下有泉,甘冽故名。”“甘浚谷,城西南八十里,俗名甘浚山口”“甘泉,城西南甘浚山下,有泉甘冽。又,城南门内亦有甘泉,清冽,北流出城。”“龙首山,城西北(山丹)三十里。一名甘凌山,又名甘峻山,山阴有泉。”此外,在有关史籍上还有“酒泉郡初治  得,因泉甘似酒得名”和“地多甘草因名”。

综上所述,“甘州”称谓的来由,不外是本地以“甘”字冠名的山、泉而成。

自554年设立甘州之后,以“甘州”为名的建制设撤频繁,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甘州改为张掖郡;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张掖郡复改为甘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又改甘州为张掖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易张掖郡之名为甘州;唐德宗建中二年至唐玄宗大中二年(781-848年),甘州被吐蕃占领;唐宣宗大中十年至北宋仁宗天圣六年(856-1028年),甘州为回鹘所据,设“甘州回鹘牙帐”;自北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五月至南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的近两百年间,甘州被西夏统治,期间设甘肃监军司;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升甘州置甘肃路总管府,元至元五年(1268年)改为甘州路总管府;至元十四年(1277年),中兴行省治所由宁夏府移至甘州,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为河西行省,旋改为甘肃行省,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撤销;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在甘州设立甘肃行中书省;明代,在甘州曾先后设置甘肃卫、甘州卫、甘州五卫等;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明代甘州卫为甘州府,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为止,甘州府建制正式存在186年。整个中华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2年间,再无以“甘州”命名的建制。2002年6月28日,随着张掖地区撤改为张掖市,遂将原县级张掖市撤改为甘州区。从而,此前销声90年的“甘州”又出现在社会变革的建制序列上。

过去在不少文字载体或口语交流时,常有这样的话:“张掖亦称甘州”,“张掖古称甘州”,“古甘州,今张掖”等,在很多人的概念上,似乎甘州要比张掖古老。从史志记载得知,“张掖”之名早在公元前一百多年前就有了,而“甘州”之称在公元五百五十多年之后才有的,两者相差六百六十多年,谁前谁后,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