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创建森林城市,建设大美甘州

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应知应会

发表日期:2023-02-17 08:48 编辑录入: 甘州区林业和草原局审核 来源:

1.什么是“创建省级森林城市”?

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结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实现“城在绿中、人在园中、水景交融、美丽宜居的生态甘州”美好愿景改善城市森林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而提出的创建活动。

省级森林城市是城市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城市生态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各项建设指标达到林业和草原局规定标准,并经省政府批准授牌的城市。

2.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有哪些重大意义?

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以人为本,造福百姓,加快推进甘州区森林网络、森林质量提升、城乡绿化建设等,全面推进我国城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弘扬城市生态文明、绿色文明,提升城市品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载体。

3.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对市民的普及度有哪些规定?

广泛开展生态科普知识宣传教育,举办各类生态科普活动;广泛开展城市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参与绿化活动;认真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5%以上;市民对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的知晓率支持率达85%以上

4.省级森林城市的建设理念是什么?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5.通过“创森”,百姓能享受哪些实惠?

森林城市可以给市民提供一个巨型“氧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减少噪声,增加地下水储量。成系统的森林资源可以改善整个城市的气候条件,减少热岛效应,减少空气中PM2.5的含量改善空气质量增强对水的净化作用还可以减少光污染提升人居环境。

6.全区森林城市建设空间布局是什么?

综合考虑甘州区森林城市建设的空间格局,结合道路、水系等元素,将甘州区森林城市建设空间布局规划为以城市绿化带建设为核心,两网绿化带为连接,城郊森林建设为保障,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建设为提升的“一核、两网、三带、多节点”的森林城市空间布局。 

“一核”:指中心城区绿地和城市公园为主体的城市绿化带建设核心区。中心城区森林建设需要突出城区绿地的生态防护功能、水土保持功能、城市组团之间的生态隔离,以及城市生态廊道的网络体系建设。 

“两网”:一网指贯穿市区的城市水网,另一网指甘州区境内的国道高铁织成的路网(包括 G30 连霍高速、兰新高速铁路、G227G213),在水网路网两侧开展景观绿化,建设绿荫相伴、美景不断的观光生态廊道。 

“三带”:在甘州区城郊建设三条环城大林带,分别是北方植物园林带(黑河生态园二期)、黑河滩胡杨防护林带(二期)、万亩常青苗木储备林带(二期),建立甘州区外围生态屏障。 

“多节点”:指着力建设经济林果产业、生态旅游产业、种苗花卉产业以及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科普宣教能力提升、自然体验活动开展为内容的森林城市质量提升项目,多方位多层次提升森林城市品位,丰富森林城市内涵。

7.建成区森林城市建设空间布局是什么?

依据甘州区城市规划,甘州区森林城市建成区具体范围为:东至 东三环,西至西三环,南至南三环,北至由滨河大道、湿地公园北线、 昆仑大道、昌运路所围合的界限,总面积约 87.10 平方公里(其中湿 地公园 33.4 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为 53.70 平方公里)。绿地系统结 构可归纳为:“一心三区四轴和多廊多园”的绿化格局。 

“一心”:即主城区,为张掖城市发展的中心地区。 

“三区”:即东北部产业园区、西部滨河新区、北部湿地生态区。 

“四轴”:即南北向轴线、东西向轴线、斜向轴线、南北次轴线 组成的连接各分区及各分区中心的城市主要发展轴线。其中处于城 市边缘的确定为城市防护林带,处于城市内部的确定为城市景观大 道。 

“多廊多园”“多廊”指的是增加道路绿化,打通南北方向多个 绿化廊道,“多园”主要是指城市内部已建的公园以及规划建设的公 园、生产绿地等斑块。在此基础上规划公园绿地并均布于城区之中使其成为城市内最具互动活力的生态因子,带动整个城市的环境质量提升。

8.市民如何参与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活动?

以主人翁的资态踊跃投身到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活动中,积极学习了解绿化科普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广泛宣传我森林城市建设重要意义和成就,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态文明观念和道德情操,争做一名绿色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和宣传者;

全力支持我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为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积极献计献策,当好参谋助手,争做一名绿色生态文明的参与者和策划者;

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植树义务,踊跃参加各种形式的义务植树和单位庭院、居住区的绿化活动以及造林绿化活动,为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增添绿色生机,营造森林氧吧,争做一名绿色生态文明的播种者和建设者;

倍加珍惜我森林城市建设的成果,关心爱护绿色生命,自觉保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坚决制止破坏生态绿化的不法行为,争做一名绿色生态文明的呵护者和保卫者;

爱护鸟类和野生动植物,不乱捕滥杀、不乱砍滥伐,努力保护生物多样性。

9.《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实施办法》是哪年颁布的?

1982227日国务院颁布实施。

10.植树节的由来?

1979223日,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根据国务院提议,为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决定每年312日为全国的植树节。

11.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由来?

1981年夏天,四川、陕西等地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水灾。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倡议,1981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决议指出,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决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人人动手,每年植树,愚公移山,坚持不懈”。1982年植树节,邓小平同志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种下了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一棵树。

12.承担义务植树任务的适龄公民有什么规定?

1982227日,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第三条规定: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男11岁至60岁,女11岁至55岁,丧失劳动能力者外,均应承担义务植树任务。

13.世界森林日是哪天?

1971年第七届世界森林大会决定将每年的321日定为世界森林日。

14.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是什么?

海洋、森林、湿地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

15.森林能给人带来什么好处?

森林能释放氧气,增加空气负离子。

森林能吸收二氧化碳,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森林能增加地下水储量,清洁水源。

森林能降粉尘,降低城市噪声。

森林能消减病菌和有毒气体。

森林能提供休闲场地,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

16.什么是古树名木?

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和珍贵、稀有、具有历史价值或者纪念意义的树木称为古树名木。

17.植物与减排有什么关系?

树木在其生长过程中能够逐步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具有固炭功能。据研究,森林中每生长一立方米的木材,需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树木在制氧固碳,减缓温室效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8.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有哪些基本条件?

省级森林城市主要指标有:林木覆盖率达到15以上,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城区林荫道路率达到50%以上,乡镇绿化覆盖率达到25%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25%以上道路绿化率达到80%以上,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达80%以上,乡土树种使用率达到80%以上;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平方米以上,城郊建设10公顷以上的成片森林或湿地2处以上,城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对城区覆盖达70%以上,建设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大型生态休闲场所,10公里服务半径对区域覆盖达65%以上,城镇建设绿道网络,居民每万人拥有的绿道长度达0.3公里以上。

19.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对市民和中小学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每个市民都要增强绿化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认真执行绿化保护规定,积极参加全民义务植树、庭院阳台绿化和爱绿护绿行动。无毁绿、占绿行为。完成人均种植一棵树的任务。此外,在学校还要积极建立校园树木绿地班级管理责任制,走入社会开展树木认养和护绿等活动,为创建森林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20.甘州区是从哪一年开始申报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的?哪一年申请“省级森林城市”验收?

20213月申报创建,20239月申请验收。

21.甘州区目前创建成功的国家森林乡村有哪几个?

2019年评价认定成功的国家森林乡村:甘浚镇速展村、碱滩镇普家庄村

22.甘州区目前正在创建的省级森林小镇和国家森林乡村有哪几个?

2021年申报创建的2个省级森林小镇:甘浚镇、靖安乡;2个国家森林乡村:新墩镇双塔村、靖安乡靖平村。

2022年申报创建的2个省级森林小镇:新墩镇、沙井镇;4个国家森林乡村:党寨镇马站村、上秦镇徐赵寨村、三闸镇三闸村、明永镇下崖村。

23.甘州区现有乔木类乡土树种多少种?

现有乔木类乡土树种 12  24  35 

25.甘州区现有古树名木多少株,采取了哪些保护措施?

根据20229月调查统计,城区现存古树51株,已挂牌保护47株,古树群1428株;18个乡镇共调查古树43株,古树群3101株,其中挂牌保护24株。印发了《甘州区古树名木保护方案》,古树名木管理规范,档案齐全,保护措施科学到位,保护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