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区大满镇:“心灵驿站”打造群众“心灵港湾”
为更好地解决群众诉求、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今年以来,甘州区大满镇大力推进“心灵驿站”爱心调解工作室建设,为化解矛盾纠纷搭建了新平台,进一步推动了婚姻家庭和司法调解的有效衔接,助力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家务事”说理有地方。当前,家事纠纷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夫妻矛盾、亲子关系紧张、赡养老人纠纷等问题不仅影响着家庭成员的幸福指数,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构成了潜在威胁。大满镇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社会痛点,联合辖区派出所、镇妇联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汇聚辖区民警、网格员、巾帼志愿者和法律明白人等多方力量,以“心灵驿站”爱心调解室为依托,搭建起一座沟通与理解的桥梁,为陷入困境的家庭提供专业的调解与心理疏导服务,“心灵驿站”也成为集家事调解、法律咨询、心理疏导、权益维护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小调解”助力大和谐。调解室自成立以来,成功调解了多起家庭纠纷。在处理一起因婆媳矛盾引发的家庭纠纷时,工作人员入户了解到,婆婆患病常年吃药治疗,两个孩子上学,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儿子常年外出打工,儿媳在家照顾老人与孩子,还有12亩地要耕种,长此以往儿媳心生怨怼,与婆婆发生争吵。工作人员介入后,与婆媳双方进行单独沟通,运用心理咨询技巧安抚她们的情绪,让她们能够冷静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和委屈。通过深入了解,发现矛盾的根源在于生活习惯的差异和缺乏有效的沟通。随后,工作人员组织了一次家庭会议,让双方在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坦诚交流。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婆媳双方逐渐理解了对方的立场,丈夫也意识到了自己在家庭关系中的桥梁作用。最终,婆媳双方达成和解,家庭关系重归和睦。
“二合一”调解模式显成效。通过定期排查、提前预警,及时排除不稳定因素,实现在网格中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促和谐。坚持“线下+线上”相结合,开展网上服务,依托“陇情E通”平台、村社QQ群、微信交流群等,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发布便民信息。结合“板凳会”、党群议事会等方式,打造“移动调解”模式,在群众家中、田间地头、企业厂房等地点进行现场调解。镇司法所、派出所人员现场指导,通过“动之以情融化心里疙瘩、晓之以理分析责任利害、辅之以法化解矛盾纠纷”的方式,摆事实、谈政策、讲法律,形成“情、理、法”相融的调解模式,截至目前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3件,主动对接镇派出所、妇联等部门10余次,受益群众60余人。(宋彩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