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聚焦甘州>今日甘州

常嵘:甘州畜牧沃野上绽放的科技之花

发表日期:2025-08-28 09:11 编辑录入: 甘州区管理员 来源: ​甘州融媒

甘州融媒讯  (记者 何长凯)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有这样一位科技工作者:她将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牧场中的实际效益,用专业守护养殖户的“钱袋子”,用技术筑牢动物疫病的“防火墙”。今天让我们走进甘州区畜牧兽医工作站,认识这位扎根基层十年的畜牧科技先锋——常嵘。

走进党寨镇二十里堡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代化牛舍里,常嵘正在指导养殖户对患乳房炎的奶牛进行治疗。这项由她主持研发的防治技术,已使当地奶牛发病率降低8%,可为一个万头牧场节约50万元以上的治疗成本。而这,只是这位“牛羊健康守护者”众多成果中的一个缩影。

36岁的常嵘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预防兽医学硕士,2016年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八年来,她的足迹遍布甘州区17个乡镇,累计开展技术指导53次,指导完成动物免疫接种超200万头次,保持着重大动物疫病“零发生”的纪录。

养殖户王军说:“常技术员一来就解决了我们最头疼的能繁母牛乳房炎问题。她介绍的临床快速检测方法,可在奶牛发病早期就能检测出来,可有效避免病情严重再治疗。”

这项获得甘肃省青年人才项目支持的技术,融合了常嵘在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访学期间掌握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通过分离主要致病菌、开展耐药性试验、制定分级诊疗方案,形成了一套适合本地规模养殖场的防控体系。

“基层兽医不仅要会看病,更要懂预防。我们把实验室技术简化成‘一看二测三处理’的流程图,让养殖户自己能当第一把关人。”常嵘说。

作为科技兴牧的“多面手”,常嵘参与制订1项行业标准和1项地方标准,获得2项计算机软著,出版3部专业著作。她参与制定的农业行业标准《饲用燕麦干草质量分级》实现了饲用燕麦干草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品质管控的转变,相关标准已在全国推广使用。

甘州区畜牧兽医工作站站长刘彦甫说:“常嵘同志最难得的是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她主持或参与的5个科研项目全部实现成果转化,仅祁连山高寒牧区生态家庭羊场疫病防控技术就帮助200多户农民增收20%以上。”

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这位“甘肃省技术标兵”正带领团队攻关“智慧牧业”系统。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把青春献给土地的人,土地终将回赠最美的果实。

“作为一名畜牧兽医从业者,就应该在基层岗位上勤勉务实,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我坚信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唯有脚踏实地、恪尽职守,才能为甘州区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作出贡献。”常嵘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