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科技赋能 农业现代化展新颜
甘州融媒讯 (记者 冯强)春耕时节,甘州区沙井镇五个墩村的高标准农田里,科技正悄然改变着传统的耕作方式。借助智能水肥一体化、无人机巡田、物联网监测等“智慧农业”技术,玉米制种正逐步迈向精准化、智能化,不仅为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能。
记者在甘州区万亩玉米种源扩繁基地看到,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智能播种机列队驰骋,通过北斗导航精准指引,一次性就完成铺膜、播种、安装滴灌带、施肥等全流程,效率较人工提升50%以上,从“靠经验”到“靠数据”,从“人拉牛耕”到“无人驾驶”,昔日的传统农耕方式正在被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的现代农业新模式所取代。
甘州区沙井镇五个墩村村民郭建有说:“斗导航比以往的人工铺膜大大地减轻了劳动的强度,机械化播种深度一致、出苗均匀,对抽雄以后的管理都比较好。”
自五个墩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以来,通过土地整合形成了集中连片的现代化农田格局,为大型玉米复式播种机的高效作业创造了理想条件。如今的农田里,智能化已不仅体现在农用机械上,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智慧农业体系,水肥一体化系统精准调控灌溉、无人机高效植保作业、实时土壤墒情监测、智能井控系统确保水资源合理利用、更易回收的高保膜,这些现代农业技术的综合应用,显著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更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使每亩土地的耕种成本降低了300至500元,实现了农业生产效益的全面提升。
“我们主要是从精准导航、精量播种,通过标准化种植,为制种玉米的全程机械化的一些机械作业提供便利,针对制种玉米的出芽率、长势、一致性,提升整个作业环境。”甘州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站长段海臣说。
近年来,甘州区依托制种大县奖补资金和甘肃省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项目,在制种优势乡镇,重点开展智慧农田建设和轻简型制种玉米去雄机试验验证与示范推广及制种玉米收获机残膜捡拾机试验验证与示范推广,辐射带动全程机械化示范作业面积10万亩以上,玉米制种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8%以上,推广北斗导航农机作业面积超50万亩,为保障国家玉米种源安全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的“张掖经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