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以实干争先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记者 冯杰
新春佳节的余韵逐渐消散,随着全省“三抓三促”行动推进会议的召开,甘州区重点企业项目纷纷按下“启动键”。一条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工人们加班加点、开足马力赶订单、抢市场;大棚内,随处可见村民整地、育苗的繁忙景象,处处涌现着春耕生产的热潮,勾勒出一幅幅生机盎然的早春图……全区各条战线铆足干劲全力冲刺首季“开门红”,用实干奏响新春奋进的乐章。
奏响复产“奋进曲”
记者在张掖市绿色巨农饲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大型生产机器和包装机轰鸣作响,工人们正在对饲料进行分装、打包,一片繁忙景象。
张掖市绿色巨农饲料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宋国浩说:“我公司正月初八全面复工复产,第一天就达到了满负荷运行,每天的生产量都在100吨以上。目前订单主要来自青海、白银,预计后期公司订单量还会持续增加。”
该公司是一家主营畜禽类精品饲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农牧企业,与国内各大科研院所建立合作机制,产品主要销往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内蒙等地,连续四年销售营业额突破1亿元。
同样,在甘肃富地金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全速运转,一批批高透光玻璃器皿,经检验包装后即将发往欧洲市场。该公司依托张掖日用玻璃产业园,配套引进玻璃制品冲印、包装企业两家,已进驻园区并投产。目前,张掖日用玻璃产业园项目二期已进入基建工程尾声,计划新增两条玻璃制品智能化生产线,将产能提升至年产500万件。
春耕备耕“正当时”
走进张掖市甘州区大康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育苗大棚,潮湿温暖的空气夹杂着新鲜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工人们在棚内忙碌穿梭,撒沙、播种、覆土、镇压,一派繁忙景象,为即将到来的春耕生产打好基础。
在合作社的另一个育苗大棚里,一株株洋葱幼苗青翠欲滴,长势喜人。合作社负责人和技术人员正在查看温度、湿度和水肥情况,观察幼苗的长势,忙得不亦乐乎。“今年1月份,我们合作社已经开始育苗,今年计划育洋葱苗12万平方米,辣椒、娃娃菜、西红柿苗100万株左右,带动周边4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合作社负责人朱琦说道。
位于大满镇的甘肃万锐农业机械设备公司生产基地上,工人们吹响了开足马力复工生产的“冲锋号”,紧张忙碌地生产制造拥有15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残膜回收与秸秆还田一体机、精量铺膜播种机等1000多台春耕春播急需的农业机械设备,准备发往新疆、内蒙古、宁夏等地完成客户订单。
“目前,公司正紧锣密鼓地赶制订单。此次发往内蒙古的100多台精量式播种机正在装车,后续还有300台发往各地,同时我们正月初七正式上班,将赶制残膜回收机100多合,预计在2-3月份实现全部交付。”甘肃万锐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厂长许晓梅说。
项目建设“加速度”
甘肃电投张掖电厂2×1000兆瓦燃煤机组扩建项目作为全省重点项目,目前已进入发电机组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各参建单位超前策划、精心组织,围绕下一步厂用电带电、化学制水、锅炉水压试验三个里程碑节点目标,同步推进项目建设和生产准备工作,为3号、4号机组顺利投产发电拉满工程“进度条”。
“我们的项目建设正处于关键阶段,每一个节点都至关重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推动项目顺利开展。”甘肃电投张掖发电公司工程管理部主任郑勇说。
据悉,扩建项目主厂房辅机设备均已就位、#3锅炉受热面整体吊装完成,厂用受电、化学制水均具备条件,供水管线全线贯通,脱硫吸收塔到顶防腐完成,输煤C0-C3栈桥和T1-T4转运设备安装完成,至目前已完成投资约40.4亿元,预计今年下半年建成投产。
在甘肃黑河硅基新材料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现场,眼下仍是一片忙碌场景,生产车间钢结构安装等施工作业正在紧张有序推进。作为省列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20.63 亿元,项目一期将建成年产6 万吨高纯硅生产线。项目计划在3月份完成主体厂房建设,将于10月1日完成首台炉的点火试生产。
甘肃黑河硅基新材料有限公司硅系材料综合利用项目副总经理董吉钰说:“为保障项目如期点火投产,项目部将合理、科学安排工期,工地需维持施工状态,实行岗位责任制,确保施工活动有序进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