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甘州:制种玉米喜丰收 遍地金黄好“丰”景
甘州融媒讯(记者 周晓琴 何长凯 王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眼下,甘州区制种玉米已陆续进入收获期,广袤的甘州大地一片金黄,田野里收割、拉运、交售,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在甘肃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里,大型玉米剥皮机正在轰隆作响,一车车带皮的鲜玉米果穗经过剥皮机,有序进入烘干塔。
甘肃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前工段主管殷少坤说:“工厂的订单每年大概都在25000吨左右,我们今年的计划是从9月1号开始加工,每天的填仓日收货量大概在800吨,剥皮生产线是从9月10号开始的,每天的收货量大概在500吨,每年的生产周期在10月15号前后结束。”
在明永镇,人工收获制种玉米仍是收获的主要方式,工人们在田地里来回穿梭,一袋袋金黄的玉米,映衬着农民丰收的喜悦。
“今年算上流转上的地有100亩左右,昨天到今天雇人把这20亩掰掉,其他的地按公司的情况,安顿什么时候掰就什么时候掰,农民虽然辛苦,但收入还是很可以的。”甘州区明永镇明永村五社村民张英说。
甘肃德光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辉说:“今年我们公司总共制种面积是23000多亩地,我们从9月5号开始收购。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收购了6000多亩地,每天的收购量大概在2000吨,全公司的收购工作预计在9月20号左右就全部结束了。”
近年来,甘州区建成适宜机械化作业地块35万亩,建成智能化管控作业地块25万亩,建成核心种源扩繁基地10万亩,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培育优势制种企业48家,世界排名前十企业2家,国内排名企业前十企业5家,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企业11家,研发通过审定品种二百七十多个,2022年玉米制种实现营业收入40亿元。投资53亿元,高起点规划布局建设要素聚集、生产绿色、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张掖国家玉米种子产业园,打造集生产、加工、仓储、研发和装备制造为一体的产业创新高地,现已完成投资10亿元,建成2条现代化生产线、2座智能库,研发中心交易中心等基础设施。同时,不断挖掘张掖玉米种子商品价值、品牌价值,鼓励玉米种子企业统一品牌标识、统一质量标准,贴标销售率达到80%以上。
“近期,全区玉米制种已陆续进入收获期,各制种企业已全面做好收种期间运输车辆、晾晒场地、加工设备等准备工作。我中心在收获期间将全面配合乡镇、部门做好安全生产全过程管控工作,收种期间我们将严厉打击抢购、套购行为,确保种子颗粒归仓不流失。止目前已完成收获面积15万亩左右,预计10月10日前将全面完成收获任务。”甘州区种子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殷生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