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的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仓后街社区网格员老吕被评为“全省第十次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这位曾是“老上访”的退役军人成为救火英雄的故事,在当地被传为美谈。
老吕1983年10月入伍,服役期间曾多次参战,荣立二等功1次。1988年退役后,他被安置到酒泉市原物资局工作。1999年10月下岗后,老吕长期赋闲在家,面对生活的种种压力,心里慢慢结起了疙瘩。想到一身抱负也没有了用武之地,老吕愈加愤愤不平。他认为只有重新回到行政事业单位,才能大展身手。就这样,老吕走上了上访之路。
2019年,肃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工作人员在梳理遗留问题时,与老吕有了接触。核实情况后,区局负责人决定“上访变上门”,主动讲解政策、主动对话沟通,让老吕认识到要求重新安排到行政事业单位的诉求,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起初,对于工作人员的到访,老吕表现的十分抵触。“不就是想让我放弃上访吗,还能真帮我啥?”由于立场角度不同,工作进度缓慢,好在对方都没有放弃。

这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家庭变故成为转折。老吕突发心脏病,开胸做了搭桥手术,前后治疗花费近20万元。再加上一直以来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困扰,他的家庭情况雪上加霜。肃州区退役军人局了解情况后,主动协调各方,帮助他解决困难,让老吕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对于那次真情实意的帮助,老吕至今记忆犹新:“2019年6月4日和6月17日,肃州区退役军人局两次书面答复了我的信访诉求。随后就积极协调我的工作问题,还协助我办理了医疗、养老保险,使我走出生活困境。我要安心干好社区工作,彰显退役军人本色,为党和国家继续奉献余热。”一点一滴的温暖,让郁积在老吕心头的坚冰融化了。如今的老吕,作为一名社区网格员、一名退役军人志愿者,每天为邻里的生活操心奔波,日子过得充实而快乐。“实现理想抱负的方式和途径有很多,只要摆平心态,踏实肯干,是金子到哪都能发光。”心态发生质的改变,让老吕在群众遇到火灾时,不顾个人安危冲进火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令人称赞。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组建4年来,全省14个市州结合各地实际,陆续出台退役军人帮扶援助政策实施细则和具体标准,通过建立五级困难退役军人台账,按照不同困难类别,逐人制定精准帮扶措施,全省系统累计为困难退役军人发放帮扶资金1994万元,发放企业军转干部和复员干部解困资金4.76亿元,发放创业扶持贷款超过3亿元,帮扶2万多名困难退役军人渡过难关。同时,全省系统通过开展入户大走访、驻点大调研活动,充分发挥五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前沿前哨作用,各级干部职工深入14个市州、89个县区市、1375个乡镇(街道)、17202个村(社区),采取走访入户、电话回访等多种方式,了解困难退役军人生产生活情况,累计走访联系退役军人36万多人次,先后协调相关部门妥善解决4480件退役军人在生活、医疗、就业、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困难退役军人走出生活困境,重拾生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