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区属有关部门、单位:
《2022 年甘州区肉牛增量提质行动项目实施方案》已经区十九届人民政府第24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甘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 年 12 月 16 日
2022 年甘州区肉牛增量提质行动项目实施方案
为稳定扩大基础母牛饲养规模,加快河西肉牛(张掖肉牛) 新品种选育,提升肉牛屠宰加工与品牌建设能力,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弱项,促进肉牛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根据《甘肃省2022年肉牛增量提质行动项目实施方案》(甘农财发〔2022〕53 号)要求,结合我区肉牛产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实施概况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及肉牛产业发展现状肉牛产业是我区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肉牛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科技支撑和龙头带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强化服务保障,提升科技水平,注重产品质量监管和品牌建设,逐步健全完善现代肉牛全产业链体系,着力打造百亿元牛产业集群,被国家认定为全国畜牧大县、全国肉牛主产县区、全国适度规模化母牛养殖示范区。
1.群体规模不断扩大。我区基础母牛存栏、肉牛生产性能和产业整体水平均位居全省前列,培育了具有地域特色的西门塔尔高代杂交种群,形成了较强的产业集聚效应。2021年,全区肉牛饲养量达40.4万头,出栏 18.27 万头,其中基础母牛存栏11.04万头,同比增长 11.07%,占肉牛存栏总量的 49.9%,基础母牛养殖场(户)达到2.1万户,培育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248个,建成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 138 个,其中万头肉牛场3个、千头2以上肉牛场7个、百头以上肉牛场128个,肉牛规模化率达44.3%。
2.产业水平不断提升。聚焦市、区打造百亿元牛产业集群决策部署,突出基地建设、科技支撑、龙头带动、品牌打造等关键环节,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畜牧经营主体,探索“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规模养殖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构筑科学合理的产业体系,创建肉牛标准示范场 31 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5家、市级24家,培育农业产业化国家龙头企业2家,其中1家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肉牛标准化养殖技术普及率达到 80%以上。建成祁连牧歌等屠宰加工龙头企业3个,形成年屠宰加工肉牛 20 万头的生产能力。建成祁连牧歌、盛丰肉业等大活畜交易市场12个,注册“祁连牧歌”“小黑牛”“小雪牛”等牛肉产品商标42个,在全国设立直销点4个、超市直销专柜 33 家,建成畜产品电商平台5家,产品覆盖全国26个省市区,“产供销”一体化产业体系初步建立。
3.繁育体系不断完善。我区肉牛培育经历了杂交创新、横交固定和世代选育三个阶段,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到2002年完成杂交创新,2003年组建零世代育种群进行横交固定,采用开放式育种方法进行选育提高,已连续开展4个世代的选育,形成了具有地域特点的育种群体。不断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全区建成肉牛冻配改良点104个、良种肉牛核心育种场2家、扩繁场5家,组建繁育改良技术服务队伍 200 多人,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和技术服务队伍,肉牛良种率达到98%以上。
4.饲草面积不断扩大。我区光照充足,气候干燥,昼夜温差3大,辖区内有土地面积638.15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200万亩,宜耕面积139万亩,秸秆资源充足,秸秆年产量达100万吨以上,人工种植优质牧草30万亩以上,其中:青贮玉米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鲜草产量达110万吨以上,所产牧草干物质含量高,青贮饲料质量极佳,丰富的饲草料资源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5.科技服务不断增强。积极与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省家畜繁育中心等省内外科研院所及高校合作,建立长期的技术协作关系,先后承担完成国家和省列科研推广项目20多项。建成省内唯一的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肉牛综合试验站,联合攻关肉牛养殖实用技术,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肉牛养殖。聚集全区12名优秀畜牧专家,组建乡村振兴肉牛专家服务团,为加快肉牛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6.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连续 12 年出台区委一号文件,对基础母牛、标准化养殖、屠宰加工、饲草利用等环节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奖补。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牛产业发展的意见》《甘州区入驻肉牛养殖小区农户贷款贴息实施方案》《甘州区2020—2021年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甘州区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等文件,将肉牛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来抓,大力引导和鼓励广大农户、企业从事肉牛养殖及产品精深加工,肉牛产业全产业链逐步健全完善。
(二)项目建设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规划布局
1.总体思路。按照“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兴园区、育集群、创品牌、拓市场”的发展思路,以基础母牛增量提质为抓手,以打造养殖场、养殖小区适度规模养殖为标杆引领示范,以“小规模、大群体”为主要发展模式,引繁结合增量,优化品种提质,全面激发全区养殖场(区)、农户饲养母牛的积极性,扩大群体规模,提升扩繁质量,加快推进河西肉牛(张掖肉牛)新品种选育,提升肉牛屠宰加工与品牌建设能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激发产业内生动力,构建肉牛产业全产业链体系,促进全区肉牛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2.目标任务。基础母牛群体进一步扩大,肉牛品种明显优化,屠宰加工和品牌建设能力进一步提升,促进产业发展效应显著增强。项目期内,全区基础母牛存栏量增长10%以上,达到12.2万头以上,新增母犊牛增长率达到 40%以上(养殖场户繁殖新增母犊牛数量与受益基础母牛存栏数量的比等于大于 40%),全面完成 河西肉牛(张掖肉牛)新品种选育工作任务。
3.规划布局
(1)基础母牛增量提质布局。围绕“一园一带多区”牛产业布局,以现代循环畜牧产业园为核心,辐射甘浚、沙井、明永、党寨、小满、大满、三闸、碱滩等传统肉牛养殖大镇,带动龙渠、靖安、安阳、花寨等其他肉牛养殖量小的乡镇开展基础母牛增量提质,壮大基础母牛群体,打造全国优质肉牛生产基地。
(2)河西肉牛(张掖肉牛)新品种选育布局。在肉牛良繁、牛上源、廿里堡农牧、鑫煜坤、盛隆、创富乳源、鑫山湖等育种场及扩繁场开展河西肉牛(张掖肉牛)新品种选育,优化肉牛信息化管理平台,着力提升河西肉牛(张掖肉牛)新品种选育群体数量和质量,开展性能测定,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肉牛品种,打造优质肉牛新品种高地。
(3)肉牛屠宰加工与品牌建设布局。以祁连牧歌为肉牛产业链主企业,辐射带动盛丰肉业、牧沅等企业,全面提升肉牛屠宰加工能力和“张掖肉牛”“祁连牧歌”等肉牛品牌建设,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打造全国优质牛肉生产加工基地。
二、项目实施内容
(一)项目总体建设内容和规模项目总投资5681.75万元,其中财政补助资金5181.75万元(2022年项目补助资金4560万元,2021年拟结余资金621.75万元,企业自筹资金500万元。
1.基础母牛增量提质
(1)补助对象:甘州区辖区内存栏基础母牛5头(含)以上的一般养殖场(户)和存栏基础母牛1头(含)以上的脱贫户、村社集体建设的基础母牛总存栏达到 50 头以上的养殖小区及驻养殖小区的农户、基础母牛存栏达到 200 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基础母牛必须为 2022年7月1日前达到12月龄以上的用于繁殖的母牛,不包括育肥、贩运流通的母牛以及牦牛、奶牛。补助对象在人员、饲养管理技术、圈舍改扩建、引种扩繁、防疫、粪污处理利用等方面具备开展母牛增量提质的基础条件。
(2)补助资金及标准:补助资金4053.6万元(其中2022年项目补助资金3580万元,2021年项目拟结余资金 473.6 万元)。 项目实施期内,结合生产情况,补助资金及标准按照符合补助条件的基础母牛实际产犊情况调整。按照全区肉牛养殖规模和养殖模式分为两个补助标准:
一般养殖场(户)和脱贫户基础母牛补助:预计补助产犊母牛39472头,补助标准500元/头,补助资金 1973.6万元。
a 村社集体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基础母牛补助:预计补助产犊母牛20800头,补助标准1000元/头,补助资金2080万元。
入驻养殖小区的农户享受 60%的补助资金,40%的补助资金由建设 养殖小区的村社管理使用,统一对养殖小区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规模养殖场享受 100%的补助资金,改造提升场区基础设施,进一步扩大基础母牛养殖量。
(3)补助方式:对现存栏基础母牛建档立卡,按照“基础母牛存栏定主体,新增犊牛数量定资金”的原则,采取“农户申报、先增后补、见犊补母”的方式进行补助。项目实施期内产犊母牛均纳入补助范围,新增犊牛为一般养殖场(户)、村社养殖区以及规模养殖场饲养或外购母牛所产后代(外购犊牛不列入补助范围),且所产犊母牛原则上饲养 12 个月以上。符合补助条件的基础母牛及所产犊牛全部纳入信息化监管平台管理。区财政局根据确定的补助对象及绩效考核结果按规定审核拨付资金。
(4)补助品种:地方黄牛品种、经国家审定的肉牛培育品种和批准引进的肉牛品种,包括乳肉兼用牛品种和开展杂交生产的杂种母牛,不包括牦牛、奶牛品种。基础母牛指具备繁殖能力的成年母牛,不包括后备母牛。
(5)资金用途:财政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良种母牛引进、饲草料购买、饲草基地建设,以及母牛养殖圈舍、青贮窖、粪污处理(堆粪场)、消毒防疫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
2.河西肉牛(张掖肉牛)新品种选育
(1)育种群母牛饲养补助
补助对象:参与河西肉牛(张掖肉牛)新品种选育的7家育种场(肉牛良种繁育公司、牛上源肉牛良种繁育公司、盛隆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廿里堡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鑫煜坤农业发 展公司、鑫山湖农牧发展公司、创富乳源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育种场除参与河西肉牛(张掖肉牛)新品种选育的牛只除外,其他基础母牛按照不同养殖规模可享受母牛增量提质“见犊补母”补助资金。
a 补助资金及标准:补助资金 297 万元,补助基础母牛 1980 头,入库母牛按 1500 元/头的标准补助,采取“选育入库、先增后补”的补助方式,补助母牛须符合河西肉牛(张掖肉牛)新品种选育技术标准(具体参照《张掖肉牛品种标准(试行)》执行),并经张掖肉牛育种工作组审定备案后确定,完成育种性能测定等工作,验收合格后予以补助。
b 资金用途:主要用于育种所需基础母牛养殖圈舍、青贮窖、粪污处理、消毒防疫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饲草基地建设和饲草料购买,开展育种性能测定等。
(2)育种群公牛饲养补助
补助对象:选育河西肉牛(张掖肉牛)种公牛的2家育种场(肉牛良种繁育公司、牛上源肉牛良种繁育公司)。
a 补助资金及标准:补助资金 3 万元,补助种公牛 20 头,按照 1500 元/头的标准补助,补助牛只须符合张掖肉牛新品种选育技术标准(具体参照《张掖肉牛品种标准(试行)》执行),并报张掖肉牛育种工作组审定备案后确定,验收合格后予以补助。
b 资金用途:主要用于育种所需种公牛养殖圈舍、青贮窖、粪污处理、消毒防疫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饲草基地建设和饲草料购买,开展育种性能测定等方面。
(3)生产性能测定补助
承担单位:北京联育肉牛育种科技有限公司、区畜牧兽医工作站。
a 资金安排:补助资金 150 万元,其中北京联育肉牛育种科技有限公司安排 100 万元,区畜牧兽医工作站安排 50 万元。项目实施期内,生产性能补助资金按照育种实际情况列支使用,结余
资金可调整用于基础母牛增量提质补助。
b 资金用途:北京联育肉牛育种科技有限公司 100 万元用于河西肉牛(张掖肉牛)生长发育性状、繁殖性能、肥育性状、胴体性状、肉质性状、品质等主要性状的测定,对肉牛体型外貌进行评定;对测定数据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和遗传评估,健全完善育种档案等工作,指导完成品种申报审定。区畜牧兽医工作站950万元用于河西肉牛(张掖肉牛)育种相关设施设备购置以及开展育种试验示范与技术推广。
3. 肉牛屠宰加工与品牌建设实施单位:甘肃祁连牧歌实业有限公司。
a 资金安排:总投资 1000 万元,其中企业自筹 500 万元,申请财政补助资金 500 万元。
b 建设内容:改造扩大肉牛屠宰线生产场地 500 平方米、排酸库 4 间 318.4 平方米、冷库 4 间 1050 平方米,购置抽氧、制冷、排风系统 1 套,购置制冷设备 4 台(套),提升库容 2500 吨。
4.肉牛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与维护承担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a 资金安排:建设资金 178.15 万元(其中,2022 年项目补助资金 30 万元,2021 年项目拟结余资金 148.15 万元)。定制二维码证、耳标、耳标钳以及采购信息采集手持终端等建档立卡费用 75
万元,耳标佩戴、信息录入以及人员保险等数据核查费用 81.15 万元,信息化管理平台升级与维护以及信息平台数据备份服务器、投屏收发器、无人机等费用 10 万元。项目宣传和培训等费用 12 万元。肉牛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资金及拟采购物资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b 资金用途:用于基础母牛和新生犊牛数据核查、耳标佩戴、建档立卡、人员保险、信息设备购置、宣传培训等,优化升级肉牛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养殖全过程跟踪及可视化追溯。
(二)项目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
1.实施时间
2022 年 7 月 1 日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
2.进度安排
2022 年 7 月,摸清全区基础母牛底数,编制项目实施方案;2022 年 8 月- 9 月,现场核查确定补助对象,对符合条件拟纳入补助的基础母牛和选育出的河西肉牛(张掖肉牛)育种牛统一编号、佩戴双耳标、登记造册、建档立卡,确定拟补助基础母牛存栏量,公开公示核查结果;
2022年10月-2023年5月,优化甘州区肉牛信息化管理平台,录入符合条件的基础母牛、产犊、育种及其它相关信息,核验新生产犊在栏养殖情况,进行全程动态跟踪管理;
2023年6月,核实补助对象,公开公示验收结果,拨付补助资金。对照项目绩效考核指标自查,申请省、市对项目进行验收和绩效考核。
三、预期效益
(一)经济效益通过项目实施,全区基础母牛养殖基础进一步夯实,河西肉牛(张掖肉牛)新品种选育进程不断加快,肉牛养殖群体规模持续扩大,良种化程度和生产性能显著提高全区肉牛饲养量达到42万头,年出栏优质肉牛18.5万头,河西肉牛(张掖肉牛)选育的种公牛年生产冻精60万支,祁连牧歌、盛丰肉业等企业肉牛年屠宰量达到5万头,肉牛产业产值可达到60亿元。
(二)社会效益
通过项目实施,示范带动农户“散户出院进区、经济效益显著”的肉牛标准化养殖,激发农户发展母牛养殖的积极性,推动本地区肉牛产业快速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带动县域肉牛养殖、肉类加工、饲料加工、有机肥生产、饲草种植、冷链运输、食品销售等多行业、多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产业振兴。通过直接和间接带动,可解决就业2000 多人,带动农户 10000 多户。
(三)生态效益
项目建设坚持走健康养殖、资源高效利用的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路子,把肉牛养殖、屠宰加工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项目实施后,通过提升改造养殖圈舍、青贮窖、粪污处理(堆粪场)、消毒防疫以及屠宰加工生产线等基础设施,提高养殖场(区)养殖环境的承载力、屠宰加工企业废弃物处理能力,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业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推动全区肉牛产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项目组织及保障措施
(一)项目组织
1.申报方式:本着“自愿、公开、公平、择优”原则,养殖场(户、小区)、企业自愿申报。
2.管理方式:管理方式采取区、镇双重逐级管理。乡镇对自愿申报的养殖场(户、小区)进行核实,确定基础母牛存栏量,对符合补助条件的项目户在乡镇村社范围内进行公示,对确定的基础母牛统一佩戴耳标、登记造册,建立电子版和纸质版双重档案信息,建立建档立卡母牛配种、怀孕、产犊、淘汰等相关信息;拟补助母牛产犊后,对犊牛佩戴双耳标并将信息录入肉牛信息化管理平台,确保新生犊牛档案信息齐全、真实,做到“纸质文件留档、电子文件管理”,基础信息完整、可追溯,实现牛只全程动态跟踪管理。区农业农村局与各乡镇签订基础母牛增量提质目标考核任务书,各乡镇与农户签订承诺书,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区农业农村局同河西肉牛(张掖肉牛)育种场签订育种性能测定目标责任书,通过区农业农村局验收后拨付育种补助资金,验收时会同市家畜繁育改良工作站对育种性能测定等工作进行考核。
3.审查及监督检查方式:项目实施期间,采取“平台监管+现场查验”的方式,区农业农村局会同区财政局按照 20%的抽查比例,随机对乡镇上报肉牛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拟补助对象进行抽查,确保监管措施落到实处、补助对象定的精准、补助资金用的透明。2023年6月,区财政局根据区级核查验收结果,按规定审核拨付资金。
4.绩效考核时间及方式:2023年6月底,根据核查验收结果,以及任务书中明确的基础母牛增量提质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核。
(二)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和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肉牛增量提质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各乡镇具体组织实施辖区内一般养殖场(户)、养殖小区农户、规模养殖场开展基础母牛“见犊补母”项目建设,把好项目落实和拟补助对象关口,健全完善肉牛信息化管理平台信息和建档文件台账,确保补助对象真实精准。区财政局加强资金监管,做好补助资金监管、审核、拨付,并参与项目核验。区农业农村局做好项目建设指导工作,负责项目监管、组织核验、管理备案等,会同区财政局不定期到场到户了解项目开展情况,及时掌握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难题,确保肉牛增量提质项目落的实、补的准、增的稳。
2.强化项目管理。建立健全项目管理运行机制和部局协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和各乡镇建立经常性联系机制,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发现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难题。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执行《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做到专款专用,规范有效使用。对符合条件的“见犊补母”补助对象验收合格后,存栏基础母牛 5 头(含) 以上的一般养殖场(户)和存栏基础母牛 1 头(含)以上的脱贫户补助资金由区财政局将补助资金直接拨付至农户“一卡通”账号。村社集体建设的基础母牛总存栏达到 50 头以上的养殖小区,对入驻养殖小区的农户给予 60%的资金补助,由区财政局将补助资金直接拨付至农户“一卡通”账户;对建设养殖小区的村社给予 40%的资金补助,资金拨付至乡镇财政所专户,实行报账制,用于村社统一改造提升养殖小区基础设施。基础母牛存栏达到2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补助资金由区财政局将补助资金直接拨付至养殖场专户。河西肉牛(张掖肉牛)新品种选育补助资金由区财政局直接拨付至 7 家育种场专户。肉牛屠宰加工与品牌建设补助资金由区财政局直接拨付至甘肃祁连牧歌实业有限公司专户。肉牛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与维护资金由区财政局拨付至信息平台建设单位专户,其中耳标佩戴、信息录入、人员保险经费拨付至乡镇财政所专项资金账户,统一管理使用。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及时进行监督检查,对虚报、冒领等骗补行为,追回补助资金,并取消有关乡镇、企业项目资格,坚决杜绝截留、挪用、套取和超范围使用补助资金等违法违纪问题发生,确保项目资金高效使用。
3.强化技术支撑。围绕肉牛良种繁育、优质饲草生产加工、肉牛高效养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粪污资源化利用、养殖环境治理等关键环节,集聚现代畜牧业技术体系、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肉牛专家服务团及专业技术人员力量,集成推广一批高效实用新技术。充分发挥区、乡畜牧兽医站所、牛改点等职能作用,开展政策宣传、犊牛饲养管理、增效实用技术培训和现场服务指导,为牛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4.强化绩效考评。按照《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2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计划>的通知》(甘农财农〔2022〕44 号)和《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及时收集、整理、归档项目实施全过程各环节资料,围绕能繁母牛存栏增长率、新增犊母牛增长率、补助资金到户率、河西肉牛(张掖肉牛)新品种选育进度、肉牛屠宰加工与品牌建设等项目实施目标、绩效指标完成情况,组织相关机构和专家对绩效指标开展自查自验,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