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务信息

甘州政务信息第13期

发表日期:2025-07-10 14:25:00 发布机构:政府办
索引号 620702001/2025-00096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政府办
公开形式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5-07-10 14:25:00 是否有效

【目录】

★甘州区三维赋能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新高地

★甘州区三招“组合拳” 激活就业创业“一池春水”

甘州区“四绿联动”推动林草生态高质量发展  

★西街街道治理深耕“微单元”幸福跃升“邻空间”

碱滩镇多举措护航农业安全生产  

★靖安乡闻“汛”而动积极应对极端强降雨天气

【工作动态】

甘州区三维赋能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新高地  一是整合资源强阵地。市区两级通过联动共建机制,依托“张掖市综合实践学校”(少年军校),深度融合升级阵地资源,系统植入法治宣传教育元素,打造点面结合、法德兼顾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核心阵地被省司法厅、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省委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确定为全省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践中心。二是聚能拓域强平台。依托模拟法庭、禁毒教育、卫生健康等15间主题实践教室,优化重组为手工技能区、军事训练区、生命与科技实践区、拓展训练区、学农实践区等5个功能区域,科学规划宪法展厅、民法典展厅及虚拟实境体验区三大主题板块,建成集“法治教育+科技体验+防护技能”三位一体的综合性青少年专业法治教育基地。三是科技赋能强实效。引入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及智能互动等前沿技术设备,打造沉浸式教育场景,增强互动性与体验感,每年承接辖区内小学、初中、高中学生2万余人次开展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实现“辖区内每一名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均在实践中心至少接受一次现场教学”目标要求,夯实青少年法治教育根基。              (区司法局

甘州区三招“组合拳” 激活就业创业“一池春水”  一是政策赋能,让创业“底气十足”。组建专业政策服务团队,建立就业帮扶台账,推行清单化服务模式,针对就业登记、职业指导、补贴申领、就业援助等领域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一对一”咨询指导。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流程,推出“一站式”审批服务,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27万元,助力52名人创业成功,带动184人实现就业。二是平台搭桥,让求职“触手可及”。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就业服务平台,推进“智慧就业”服务,搭建“24小时不打烊”就业服务矩阵,通过“访企探岗”等直播招聘活动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实时更新岗位信息 构建“1个区级人力资源市场+5个零工市场+16个零工驿站”三级服务体系,举办主题招聘会37场次,提供涵盖技术、管理、销售等各类就业岗位15148个,达成就业意向1135人。 三是技能提升,让就业“如虎添翼”。探索“教培先行、岗位跟进”就业模式,大力开展“招生即招工、入班即入岗”的“订单式”培训,开设电工、焊工、育婴员等多样化课程,引入优质培训机构和行业专家,打造高效培训团队,采取“理论+实操”等多元培训模式,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65期2142人,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

                                  (区人社局 杨晓慧)

甘州区“四绿联动”推动林草生态高质量发展  一是扎实推进增绿工程。扎实推进“三北”工程等重点项目,新建绿色通道38公里,建成义务植树基地7个、农田林网200亩,营造片林200亩,完成15个村庄绿化及4处乡村休闲绿地建设,持续扩大生态容量。二是强化兴绿项目带动。全力推进黑河(甘州)生态修复等12个在建项目,计划投资1.31亿元,围绕“十五五”规划包装特色经济林果深加工、森林康养等产业储备项目37个,推动元宝枫制茶饮料项目建成投产,加快策马营地、森林主题餐饮等项目建设,推动生态资源向产品转化。三是深化用绿产业增效。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3个试点村探索“林地流转+产业经营”模式,巩固黄桃、有机梨等特色林果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林下经济,投放禽苗2.4万只、种植中药材1320亩,同步推进特色林果冷链物流项目,提升优质林产品市场流通效率。四是筑牢护绿安全底线。严格落实林长制网格化监管,加强林地草原用途管制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强化有害生物防治和野生动物保护,三级林长共巡林6512次,切实保障区域生态资源总量稳定。抓实森林草原防火责任制落实预警监测措施,实现全年“零火灾”。

                                         (区林草局)

西街街道治理深耕“微单元”幸福跃升“邻空间” 一是延伸服务时空,提升办事效率。聚焦群众需求,推行无假日社区和错时工作法,保障社区活动场所工作日及节假日全天候开放。同时,深化网格化服务,实行线上指导与线下入户相结合的办理模式,累计完成网上办件389件,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达到100%,实现社区服务全天候在线,服务便捷性显著提升。二是畅通协商渠道,促进多元共治。深化四级七天调解工作法,建立健全协商议事机制,通过入户走访、网格微信群、社区协调等多渠道收集居民需求与建议,着力解决辖区基础设施老化、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矛盾纠纷等实际问题290余件,跟踪督促整改问题162件,有效促进小区事务共商共治。三是强化源头聚力,增进社区和谐。完善街道、社区、小区、网格四级联动及多方参与的工作体系,常态化开展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矛盾调解、健康义诊、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累计开展各类活动96次,有效提升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西街街道  秦志博)                 

碱滩镇多举措护航农业安全生产  一是做好农机作业指导。立足服务农业生产,利用微信、视频等信息化手段及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方式,对深松整地、中耕施肥等农机化技术开展指导63次,提高机耕作业质量。二是狠抓农机安全检查。紧盯重要路段、重点时段开展农机道路交通安全检查4271余次,严厉打击无牌无证、违法载人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消除农机安全隐患,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发生。三是强化安全宣传教育。通过“课堂教学+田间宣传”“平安农机大家谈”等形式,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培训班23场次,印发各类安全资料5000余份,切实增强农机手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碱滩镇 唐靖靖)

靖安乡闻“汛”而动积极应对极端强降雨天气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织密“责任网”。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网格化体系,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乡防汛减灾领导小组,组织召开防汛减灾专题会议,健全完善防汛防汛应急预案,严格落实领导24小时带班和事故“零报告”制度,提升综合抵御洪涝灾害能力。二是强化预警叫应,筑牢“安全堤”。组织乡村干部开展“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紧盯行洪河道、危旧房屋、水渠、塘坝、地质灾害点等重点区域,排查并整治险情、隐患9处。落实“叫醒”机制,通过乡村大喇叭、微信群转发灾害预警信息13条,引导群众科学防范、有效避灾避险。三是强化应急保障,锻造“应急盾”。足量储备编织袋、砂石料、救生衣等关键防汛抢险物资3500余件,确保物资关键时刻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整合全乡基干民兵、乡村干部等力量,组建80余人防汛救灾应急救援分队1支,并24小时保持临战状态,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靖安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