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政务信息第19期
索引号 | 620702001/2024-00145 | 发文字号 | |
关键词 | 发布机构 | 政府办 | |
公开形式 | 责任部门 | ||
生成日期 | 2024-10-25 10:40:00 | 是否有效 | 是 |
【目录】
★甘州区三强化开创助企融资工作新局面
★甘州区多向发力促进夜间消费提档升级
★甘州区大力推进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
★甘州区加强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品质
★靖安乡“三个到位”推动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提质增效
★党寨镇集体经济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工作动态】
甘州区三强化开创助企融资工作新局面 一是强化数据归集共享。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层级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依托“甘快办”和大数据金融服务平台,归集“双公示”信息9063条,报送五归集信息4164条,全量完成水气、信用承诺、合同履约等特定信用信息12万条,金融机构对企业信用状况的信心不断增强。二是强化金融政策支撑。编制出台《甘州区营商环境惠企政策蓝皮书》,创新打造“一课一书两平台”服务模式,开展惠企金融政策培训宣讲12场次,落实政策性融资担保降费让利相关政策,全区“信易贷”平台累计注册14564户,发布融资需求2076笔,金融机构授信放款684笔54.79亿元。三是强化信贷宣传推广。紧盯9家金融机构及222家企业,梳理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和融资需求344条,举办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3场次,建立金融服务团队开展“送贷”上门服务126次,设置“首贷服务窗口”、设立“乡镇(街道)、村(社区)金融助理员”等服务实体268个。
(区营商环境局 王怡)
甘州区多向发力促进夜间消费提档升级 甘州区充分挖掘夜间消费资源,培育、建设、提升一批高品质夜间经济集聚区、夜间经济示范点,加快建立夜间经济产业体系,全区夜经济呈现开放、有序、活跃的良性发展态势。一是夜经济聚集区布局日趋合理。结合夜间经济示范区建设和国家及省级试点建设,建设以甘州八坊、鑫汇国际为中心规划建设交通巷社区“品质生活”消费聚集圈,以张掖夜市、明清街为中心规划建设小庙社区“商旅融合”样板生活圈,以金张掖大厦为中心规划建设佛城社区“功能共融”文娱休闲圈,全区夜经济消费圈呈现大小兼顾、交错分布的合理布局结构。二是夜经济特色消费区培育成型。结合省级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在现有餐饮、购物、休闲、娱乐功能基础上,广泛嫁接夜游、夜购、夜食、夜赏功能业态,逐步打造成型“鑫汇国际+甘州八坊+甘州巷子+万寿商业街”中心城区夜食消费聚集区等6大核心夜经济消费聚集区,实现日-夜消费的有机转换、无缝衔接。三是夜经济发展配套项目提速建设。累计争取国家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资金100万元,政银企促消费资金300多万元,总投资2.209亿元,推进实施金张掖商厦超级掖·美食汇、万家夜市智慧市场管理系统开发、甘州八坊建设等10个项目,撬动餐饮市场消费近2000万元,餐饮消费同比增长1.8%,各配套项目直接或间接提供超1500个工作岗位,极大缓解社会就业压力,高效跑出甘州夜经济消费发展加速度。四是夜经济发展保障能力稳步跃升。发展“地域特色+文化元素”的夜间文旅聚集区,打造辨识度高、感受度强、美誉度好的消费品牌,甘泉红色历史文化旅游区获评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张掖老街成功创建第二批“甘肃省示范步行街(区)和首批“市级示范步行街”,积极创建万寿商业街“省级特色餐饮示范街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区商务局 佘东庆)
甘州区大力推进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 甘州区大力实施强工业行动和工业突破发展行动,断提升企业“含新量”“含绿量”“含智量”,全力助推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企业“含新量”。支持引导传统企业产业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推动实施昆仑生化年加工1.5万吨生物发酵饲料、格瑞尔反刍生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沃野园生产线改造、绿色巨农饲料生产线扩建等10个“三化”改造项目,着力加快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步伐。二是聚焦绿色制造载体建设,不断提升企业“含绿量”。积极培育创建绿色制造载体,推荐圣康源、正大饲料申报绿色工厂,经省工信厅等部门审核认定,甘肃张掖正大饲料有限公司成功创建为省级绿色工厂。至目前,全区成功培育认定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绿色工厂6家,省级节水型企业4家,持续推进工业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是聚焦两化融合评估诊断,不断提升企业“含智量”。持续跟踪监测我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及关键指标,指导企业厘清融合现状,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3户企业入选甘肃省第四批智能制造体系,其中,昆仑生化特种玉米淀粉生产车间被评为数字化车间;河西硅业工业硅电炉智能控制场景、登海种业全厂自动化管理系统入选智能制造优秀应用场景。 (区工信局 刘奕媺)
甘州区加强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品质 一是强化市政设施巡查管理。积极探索城区市政设施长效化、精细化管理机制,建立“条块结合、上下联动、职能到位、责任到人”管理网络,将城市规划区分3个网格,每个网格安排4人巡查管理,形成“发现问题—交办问题—监督处理—办结销号”的闭环管理模式,推进城区市政设施巡查工作“提档升级”。二是加强市政设施维护维修。全面提升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管护力度,对城区149.5公里道9路、2.6万盏路灯、391.46公里排水管网进行日常维护维修,集中维修整治沥青砼路面3600平方米,改造排水管12处,保证城区排水畅通,城区主次干道路设施完好率达98%以上。三是不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加快环保类基础设施建设及改造,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及设备,安装果皮箱575个,修建公共卫生间3座,供水普及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8%以上,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市政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区住建局)
靖安乡“三个到位”推动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安排部署到位,压实各级责任。严格落实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制,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责任制,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牵头抓的工作机制,组织70余名乡村干部开展业务培训,为扎实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工作打牢基础。二是入户排查到位,确保不漏一人。严格执行“六必访六必查”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常态化走访制度,建立“疑似风险库”“动态预警库”“帮扶救助库”三个动态库,清查摸底2219户6962人,新增识别纳入监测4户12 人,累计纳入监测7户22人,实现应纳尽纳,牢牢守住返贫底线。三是巩固成效到位,固牢工作底线。坚决守住“危房不住人,人不住危房”底线,对存在安全隐患的4户群众分类施策,劝其搬进安全住房。对突发重大疾病的脱贫不稳定人口,迅速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对监测对象,及时落实大病保险、大病救助、民政临时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消除预警风险。持续开展控辍保学行动,积极帮助申请助学贷款、雨露计划3人。落实供水保障机制,专人负责管理维护供水设施,对存在的问题设施及时整修,保证日常供水。
(靖安乡 田慧)
党寨镇集体经济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党寨镇全面聚焦村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特色产业布局、优势资源深挖等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促进村集体经济稳步增收,走出多元化、多类型、多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之路,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一是以公司化改革破题引路,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提标倍增”行动,大力推进“片区党委+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不断培育龙头企业、输出品牌产品、壮大产业集群,全镇20个村已实现村集体经济公司全覆盖。二是以特色产业另辟蹊径,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机制。紧紧围绕“打造高端蔬菜品牌”目标定位,以有机蔬菜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完成有机基地认证1200亩,土地转换5100亩,正在转换土地16700亩,有机种植规模总量达到2.3万亩,成为甘肃省最大的有机蔬菜基地。三是以优质资源合理利用,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突破增长。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创办领办种植、养殖、加工等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发挥村集体的组织优势,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指导、防灾防虫、水肥一体化等服务,实现农民增收、村级集体经济增值。 (党寨镇 丁小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