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乡村振兴

甘州区“百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实施方案

发表日期:2023-09-28 16:25:02 发布机构:农业农村局
索引号 620702067/2023-00094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农业农村局
公开形式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3-09-28 16:25:02 是否有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总结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的调研报告》上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学深悟透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加快推进全区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结合全区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学深悟透用好“千万工程”经验,紧紧围绕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的目标,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规划引领、迭代升级产业、建设和美乡村、促进乡风文明、融合发展城乡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共同富裕,全力实施“百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在高质量推进生态宜居和美乡村建设上作表率,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上作示范,为加快建设美丽幸福美好新甘州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原则

1.坚持规划先行示范引领建立健全区、乡、村一体规划机制,坚持城乡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理念,先规划后建设,实现资源统筹优化配置、空间合理开发利用科学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2.坚持尊重规律、稳步推进。顺应乡村发展规律,聚焦阶段任务,合理安排村庄建设时序,久久为功、从容建设,从示范村向示范乡镇延伸,逐步向全域拓展。

3.坚持因地制宜、体现特色。结合农民群众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开展微改造、精提升,突出地域特色和乡村特点,不搞大拆大建,不搞“一刀切”,防止机械照搬城镇建设模式,防止“百村一面”,避免无效投入造成浪费。

4.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组织保障等方面作用,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面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基本要求,尊重农民意愿,广泛依靠群众、组织带动群众搞建设。

5.坚持建管并重、长效运行。健全建管用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统筹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防止重建轻管、重建轻用,确保乡村建设项目长期稳定发挥效用。

6.坚持集约节约、绿色建设。牢固树立“两山”理念,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建设,探索形成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有效转化的路径,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循环利用,实现“百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与自然生态环境有机融合。

二、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

目标任务:3-5年时间全区100个省、市、区级示范村从产业发展、基础配套、公共服务、精神文明、村集体经济等方面做示范、做表率、树标杆,力争到2026年打造15个5A级和美乡村示范村、214A和美乡村示范村、643A级和美乡村示范村。剩余144个村重点从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村庄绿化美化等方面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全方位整治提升,全面提升农村村容户貌,力争到2026年打造144个高质量清洁村庄,其中优秀级30个,良好级30个,较好级84个。力争到2028年,全区和美乡村示范村和高质量清洁村庄实现全覆盖。

(一)5A级和美乡村示范村要求:以满足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按照“院净、村美、乡风好,业兴、民富、集体强”的要求,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1.基层组织方面:村党组织坚强有力,达到四星级以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明显,村级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强,村务管理民主规范,各项工作运转有序。

2.产业经济方面:主导产业品牌化、规模化,“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全面建成。集体经济实力强,村集体收入达到8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标准。

3.乡风文明方面:“五治”融合治理体系健全完善,农村文化生活丰富,孝老爱亲社会风尚良好,群众文明生活习惯普遍养成,达到省级以上文明单位标准。

4.环境整治方面:

布局优化。村庄建设规划要科学处理生产、生活、生态之间的关系,布局合理,组团建筑有个性特色、美观大方,组团建筑间相互协调;建筑布局能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借山用水,错落有致;楼房、新房、旧房和谐共存,一户多宅问题全部解决,楼房、新房入住率达到95以上农户住宅实用、美观。

道路硬化。通村及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村内主干道全部硬化;通村主干路达到四级以上标准;道路养护机制建全完善

村庄绿化。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村庄中有休闲健身绿地村庄小公园,主要道路和河道两边实现绿化,住宅之间有绿化带,农户庭院绿化达到省级森林乡村标准,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96%。 

卫生洁化。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规范合理村庄内有专用公共厕所,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8%;农户普遍使用清洁能源;保洁制度健全,达到优秀级清洁村庄;垃圾等废弃物集中处理,生产和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达标排放;农户家庭卫生干净整洁,做到“一日三清扫”。

水域净化。保护好村域内现有的水系塘坝,河道清洁,水体流动,水质达到功能区划要求;河道堤防和排涝工程建设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5.基础配套方面:综合服务设施配置完备,村级卫生、救助、养老、物流配送体系健全完善,基本建成数字化乡村。

(二)4A级和美乡村示范村要求:在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基础上提档升级,按照“院净、村美、业兴、民富、乡风好”的要求,基本达到农业农村现代化。

1.基层组织方面:村党组织坚强有力,达到四星级以上,村级组织统一协调,村务管理民主规范,各项工作运转有序。

2.产业经济方面:主导产业品牌化、规模化,“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基本建成。集体经济实力强,村集体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标准。

3.乡风文明方面:农村文化生活丰富,社会风尚良好,达到省级以上文明单位标准。

4.环境整治方面:

布局优化。村庄建设规划要科学处理生产、生活、生态之间的关系,布局合理,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楼房、新房、旧房和谐共存,一户多宅问题基本解决,楼房、新房入住率达到90以上农户住宅实用、美观。

道路硬化。通村及村内路网布局合理,村内主干道全部硬化;通村主干路达到四级以上标准。

村庄绿化。绿化覆盖率达到42%以上。村庄中有休闲健身绿地,主要道路和河道两边实现绿化,住宅之间有绿化带,农户庭院绿化。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95%。 

卫生洁化。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规范合理,村庄内有专用公共厕所,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8%;农户普遍使用清洁能源;保洁制度健全,垃圾等废弃物集中处理,生产和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达标排放,农户家庭卫生干净整洁。

水域净化。保护好村域内现有的水系塘坝,河道清洁,水体流动,水质达到功能区划要求;河道堤防和排涝工程建设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5.基础配套方面:综合服务设施配置完备,村级卫生、救助、养老、物流配送体系健全完善,数字化乡村加快建设,达到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标准。

(三)3A级和美乡村示范村要求:按照“院净、村美、乡风好”的要求,积极向农业农村现代化迈进。

1.基层组织方面:村党组织坚强有力,达到三星级以上,村级组织统一协调,村务管理民主规范,各项工作运转有序。

2.产业经济方面:主导产业品牌化、规模化,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初步建成。集体经济实力强,村集体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标准。

3.乡风文明方面:农村文化生活丰富,社会风尚良好,村民精神风貌好,达到市级以上文明单位标准。

4.环境整治方面:

布局优化。村庄建设规划要突出地域特征,布局合理,乡村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协调发展楼房、新房、旧房和谐共存,一户多宅问题初步解决,楼房、新房入住率达到85%以上农户住宅实用、美观。

道路硬化。通村及村内路网布局合理,村内主干道全部硬化;通村主干路达到四级以上标准。

村庄绿化。绿化覆盖率达到38%以上。村庄中有休闲健身绿地,主要道路和河道两边实现绿化,住宅之间有绿化带,农户庭院绿化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94%。 

卫生洁化。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规范合理,村庄内有专用公共厕所,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8%;农户普遍使用清洁能源;保洁制度健全,垃圾等废弃物集中处理,生产和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达标排放,农户家庭卫生干净整洁。

水域净化。保护好村域内现有的水系、塘坝河道清洁,水质达标;河道堤防和排涝工程建设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5.基础配套方面:综合服务设施配置完备,村级卫生、救助、养老、物流配送体系健全完善。

(四)优秀级清洁村庄要求。

1.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6%,使用率达到98%以上。

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85%,村民参与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98%以上。

3.农村“户分类投放、村分拣收集、镇回收清运、有机垃圾就地生态处理”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体系健全完善,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率达到90%以上。

4.农村人居环境“十无”无残垣断壁、无破棚烂圈、无乱搭乱建、无乱涂乱画、无黑臭水体、无塑料污染、无乱堆乱放、无秸秆留田、无漏管失管、无脏乱反弹达标率95%以上。  

5.农村畜禽粪污、秸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分别达到90%、96%、90%以上。

6.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村庄中有休闲健身绿地,有村庄小公园,主要道路和河道两边实现绿化,住宅之间有绿化带,农户庭院绿化达到省级绿化乡村标准,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95%。

7.农户家庭卫生干净整洁,常态化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

动,“美丽庭院”覆盖率达到80%以上。

(五)良好级清洁村庄要求。

1.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6%,使用率达到98%以上。

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83%村民参与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96%以上。

3.农村“户分类投放、村分拣收集、镇回收清运、有机垃圾就地生态处理”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体系健全完善,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率达到85%以上。

4.农村人居环境“十无”无残垣断壁、无破棚烂圈、无乱搭乱建、无乱涂乱画、无黑臭水体、无塑料污染、无乱堆乱放、无秸秆留田、无漏管失管、无脏乱反弹达标率95%以上。  

5.农村畜禽粪污、秸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分别达到88%、94%、88%以上。

6.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42%以上。村庄中有休闲健身绿地,有村庄小公园,主要道路和河道两边实现绿化,住宅之间有绿化带,农户庭院绿化,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92%。

7.农户家庭卫生干净整洁,常态化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

动,“美丽庭院”覆盖率达到75%以上。

(六)较好级清洁村庄要求。

1.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6%,使用率达到98%以上。

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81%村民参与生活污水治理参与率达到 95%以上。

3.农村“户分类投放、村分拣收集、镇回收清运、有机垃圾就地生态处理”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体系健全完善,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率达到82%以上。

4.农村人居环境“十无”无残垣断壁、无破棚烂圈、无乱搭乱建、无乱涂乱画、无黑臭水体、无塑料污染、无乱堆乱放、无秸秆留田、无漏管失管、无脏乱反弹达标率92%以上。  

5.农村畜禽粪污、秸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分别达到85%、92%、85%以上

6.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村庄中有休闲健身绿地,有村庄小公园,主要道路和河道两边实现绿化,住宅之间有绿化带,农户庭院绿化,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90%。

7.农户家庭卫生干净整洁,常态化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

动,“美丽庭院”覆盖率达到70%以上。

三、重点工作任务

(一)坚持规划引领,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把《甘州区创健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实施方案》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总牵引,锚定《方案》确定的创建目标,“塞上江南、戈壁水乡”为主基调,立足“一村一特色、百村百面貌”,按照全域规划、集约高效、尊重民意、分类推进的原则,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工作,2023年实现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聚焦传统村落保护,完成古城村、高寺儿村等5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编制统筹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加快编制《甘州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22-2026)》,完善北部湾生态谷、新河田园综合体、西大湖水乡渔村等46个乡村旅游节点规划以及玉米制种、奶牛肉牛、蔬菜产业规划,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和执行力,分阶段解决好突出问题,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干,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务求实效。(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甘州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区住建局,实施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动农业产业迭代升级。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坚持“突显特色、创新驱动、数字赋能、提质增效”发展思路,坚持培育“五大产业集群”不动摇,坚持内培与外引相结合,千方百计引进和培育农产品加工、营销龙头企业,聚力打造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集约化、差异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提升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以新“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为目标,完善区域品牌、平台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体系,加大“甘州味道”区域公用品牌对外宣传力度,扩大张掖玉米种子、金张掖夏菜、张掖肉牛、祁连牧歌、云上传祁等品牌影响力,持续做深做精特色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充分挖掘地域特色资源和乡村多元价值,科学布局一批特色主题庄园、特色产业小镇,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事体验、田园养生、研学科普、特色民宿、农村电商等路衍经济和新业态,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谋划推出一批具有乡土气息的体育赛事、美食节、民俗文化节等活动,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坚持创新驱动,突出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广应用,推动无人驾驶、水肥一体化设施及多功能作业平台等技术设施集成配套,发展智能化温室大棚、智慧农场牧场,构建基于物联网的生产和管理系统,提升高效智慧农业发展水平(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实施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三)坚持统筹谋划,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按照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和搬迁撤并类4种村庄不同类型,立足资源禀赋、发展现状、文化脉络、民族特色等,合理确定旅游开发、改善提升、生态宜居、基本整洁等发展方向和路径,因村施策,分类指导,梯次推进。与国家“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相结合,按照“四集中”模式基础设施集中建设、农民群众集中安置、公共服务集中配置、特色产业集中布局5条乡村振兴示范片带布局227线、张肃公路、张大公路、北部通道、张党公路,接续推进“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加快实施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城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文旅业态融合发展项目,全力争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局、市自然资源局甘州分局、市生态环境局甘州分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水务局、区卫生健康局、区林草局,实施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四)整治人居环境,彰显生态宜居风貌。坚持示范带动与整体推进相结合、重点突破与综合整治相统筹,以农村空置房拆除、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村庄绿化美化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大农村空置房拆除力度,2023年拆除2000院,2026年力争拆除长期空置房屋8900院。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强化后期管护服务,切实提高改厕质量。合理规划布局公共厕所,到2026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6%以上统筹农村改厕和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严防农村出现黑臭水体,到2026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90%。持续开展高质量“清洁村庄”建设,重点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十整治”,不断巩固提升农村风貌革命成果,到2026年“优秀级清洁村庄”达到30个。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模式,继续更新建设村庄垃圾收集点、乡镇垃圾转运站,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与资源化处理利用,建立以乡镇为主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实施一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及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开发项目,2026年全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85%以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坚持以水定绿、全域增绿、适地适树,将乡村建设与风貌改造、绿化美化同步规划、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大力推广乡土树种。引导鼓励村民通过栽植果蔬、花木等开展庭院绿化,通过四旁(水旁、路旁、村旁、宅旁)植树推进村庄绿化,在不占用耕地前提下,充分利用荒地、边角地、空闲地、废弃地等开展村庄小公园和公共绿地建设,努力争创国家级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区。(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局、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甘州分局、市生态环境局甘州分局、市城管执法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水务局、区卫生健康局、区林草局、区妇联,实施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五)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落实《张掖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清单指引》和市委《关于健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机制的意见》及《甘州区党建工作抓基本夯基础强基层实施意见》,以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为目标,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社会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化乡村社会治理机制,推行“组织引领、一网统管、常态走访、定期说事、‘码’上响应、接诉即办”工作法,大力推行村级各类组织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民事直说”和“邻里小院”议事模式,完善“一门式全天候”工作机制,落实县级干部包乡走村、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乡村党员干部入户访查等制度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预防调处化解机制,拓展村民参与村级公共事务平台,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持续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巩固充实乡村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大力推广“种子法庭”等乡村治理模式,建设平安乡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家书屋、乡村舞台、村史馆等文化平台建设,建好新时代文明实中心。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选树活动,创建文明品牌,加快形成崇德向善的文明乡风。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加大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力度,编撰乡村故事,完善乡村档案,建设一批乡土文化记忆馆、展示馆。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乡村文体活动,办好农民丰收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委、区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民政局、区信访局、区司法局、区妇联,实施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六)坚持调查研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持续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聚焦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稳妥有序推进村集体经济公司化运营改革,探索农村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两权置换”机制。全面落实土地流转准入审核机制,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路径。鼓励村集体和村民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及住宅,依法依规发展乡村旅游、餐饮民宿、休闲农业、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推动开展多元化托管服务。深化“一村一块田”“一企一基地”改革,鼓励经营主体整村流转土地,吸引新型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流转连片土地发展规模化种植。规范玉米制种等优质基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健全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优质基地资源配置机制,推动形成长期稳定的基地共建共管格局。(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甘州分局,实施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七)坚持以人为本,夯实共同富裕基础。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强化宗旨意识,在进行决策、推进改革时,始终从农民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坚守粮食安全和防止规模性返贫两大底线,提升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医保、低保、社会救助、帮扶等社会保障能力始终把促进农民增收放在突出位置,采取全方位综合性措施,在产业发展、企业引进、集体经济培育、土地流转等方面,充分考虑群众诉求,让农民真正得实惠、能增收、可致富,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稳定发展,为打造共同富裕实区奠定基础。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民深度嵌入产业链中,让产业增值收益更多惠及农民。全面落实促进农民工务工就业的政策措施,提高劳务输转组织化程度,着力稳住农民群众特别是脱贫人口就业规模。大力支持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严格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补贴政策,加大稳岗拓岗、产业奖补、种粮补贴等方面资金投入力度,探索建立以奖代补、以效定补、先建后补等创新方式,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区教育局、区人社局、区卫生健康委、区民政局,实施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统筹协调。落实五级书记抓“百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领导体制,建立健全条块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工作体系。实行区级领导包抓责任制和区属部门单位帮扶联系制,每个乡镇1名区级领导和2-3个区属部门单位联系包抓。坚持向示范乡镇选派专职副书记和工作队,选派优秀干部到一线岗位锻炼,推动“百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各项工作开展健全完善区乡村建设指挥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协调、指导、监督作用。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把“百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强化工作举措,确保各项任务落细落实。  

(二)实行清单管理。要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要求,科学制定“百村示范百村整治”任务清单,建立建设台账。全年建设项目完成后,综合考虑实际情况,科学调整下一年度任务清单,定期开展调度,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三)强化投入保障。按照中央和省级、市级各类资金管理规定,“百村示范百村整治”示范村优先使用有关行业资金科学统筹使用衔接资金、涉农整合资金、地方政府债券土地出让收益以及各类到区可统筹使用的行业资金等予以支持。探索建立宅基地有序退出补偿机制,拓宽乡村振兴融资渠道。“百村示范百村整治”示范村由区财政优先统筹安排资金,区属有关部门单位根据乡村规划和建设内容,在行业系统安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资金时,向“百村示范百村整治”示范村倾斜。

(四)加强考核评估建立督查通报、信息反馈、经验交流制度和动态监测机制,各相关部门要及时掌握“百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进展情况,定期通报反馈存在的问题,督促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区委、区政府和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百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重点工作进行细化分解,出台全区“百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考核验收办法,纳入各乡镇、部门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对措施乏力,落实不力,导致工作滞后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责任。

(五)强化宣传引导。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和“三抓三促”行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百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务求取得实效。要围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总结在“百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中的先进经验培树一批先进典型,讲好“百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实故事,形成一批制度性成果指导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